揭秘:“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绝美续句,源自哪首千古绝唱?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4-04
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总有一些句子如同璀璨星辰,穿越千年时光,依旧闪耀在我们的文化天空里。其中,“此曲只应天上有”这句诗,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那么,当你心中回响着这句诗,是否也好奇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又出自哪一首诗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探寻这句诗背后的故事与韵味。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便是“人间能得几回闻”。全诗为:“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诗是杜甫赠给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的。锦官城,即成都,一个自古以来便以音乐文化著称的地方。在这里,杜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音乐画卷。
“锦城丝管日纷纷”,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成都城内音乐缭绕的景象。丝管,泛指各种丝弦和管乐器,它们交织在一起,演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这里的“日纷纷”,不仅形容音乐声的日常繁盛,更暗示了音乐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仿佛成都的空气里都弥漫着音乐的芬芳。
“半入江风半入云”,则进一步将音乐的传播范围扩大。一半的音乐随着江风飘荡,悠扬远去,另一半则直冲云霄,与云雾缠绵。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灵动与飘逸,更赋予了音乐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它真的来自天上,与尘世有着不解之缘。
而“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音乐的美妙程度推向了极致。他说,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存在于天上,人间又能有几次机会听到呢?这样的表达,既是对音乐的极高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
然而,这首诗并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赞美音乐之作。在杜甫的笔下,它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寓意。花敬定作为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其身份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但杜甫在赞美音乐的同时,也巧妙地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对花敬定进行了隐晦的讽刺。这里的“天上”,实际上是指皇宫,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杜甫通过说音乐只应存在于天上,暗示花敬定作为武将,却过度沉迷于音乐,忽视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这样的讽刺,既含蓄又深刻,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与高超艺术手法。
那么,为何杜甫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讽刺花敬定呢?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音乐文化繁荣,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一些武将官员沉迷于享乐,忽视了国家的安危与人民的疾苦。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用自己的笔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而《赠花卿》这首诗,便是他这种批判精神的一次生动体现。
当然,除了讽刺意味之外,《赠花卿》这首诗还展现了杜甫对音乐文化的热爱与推崇。在杜甫的眼中,音乐是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存在,它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成都作为一座音乐之城,更是孕育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与音乐家。杜甫在这里生活多年,深受音乐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因此,在《赠花卿》这首诗中,他毫不吝惜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文化的赞美与敬仰。
此外,《赠花卿》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语言优美生动,意境深远开阔,既展现了音乐的灵动与飘逸,又蕴含了诗人的深刻思想与情感。这使得这首诗在千年时光里,依然能够熠熠生辉,吸引无数读者前来品味与欣赏。
如今,当我们再次吟诵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时,心中不仅会涌起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更会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才情与智慧产生由衷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音乐画卷,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慢下来欣赏音乐的美好。但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赠花卿》这首诗时,我们会发现,音乐其实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用它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感动。而“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更是成为了我们对音乐永恒追求的最好注解。
所以,当你再次听到这句诗时,不妨放下手中的忙碌,静下心来,让音乐带着你的心灵,飞向那个遥远而美好的“天上”。在那里,或许你能找到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美好,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甫在《赠花卿》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与情感。
- 上一篇: 揭秘:Julia Child牌子背后的国籍故事
- 下一篇: 揭秘:什么是工程制图助板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