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340安卓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511340安卓网 > 资讯攻略 >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5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1

1. 刻骨铭心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2

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3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带刻字的有哪些 4

2.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会变化,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也比喻方法僵化,不知变通。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澭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 刻苦耐劳

解释:形容非常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4. 刻不容缓

解释: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之事,自古以为亡国灭社稷者,无他,皆出入之不谨,禁防之不严故也,此所谓刻不容缓者也。”

5. 刻意求工

解释:用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精巧的程度。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6. 刻木为吏

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7. 刻肌刻骨

解释:形容感受极深刻。

出处:南朝·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刻肌刻骨,无复斯须。”

8. 刻烛成诗

解释:刻烛,用蓟北产的蜡烛,点燃之后仅供刻取一小段时间。形容文思敏捷,才情过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平上荆州,起南楼,翫月,曰:‘刁子好摴蒱,今夕恣君为之,复能作赋不?’刁欣然便捉笔,操纸即成,甚有美辞。桓即叹曰:‘刁子才,乃不减刘石经。’袁宏在坐,桓又令咏《史》,宏亦援笔成篇,极才之美。桓遂叹曰:‘我今始知天下自有文章!’因谓宏曰:‘卿试更作一篇,吾当刻烛以观之。’宏便操笔,俄而即成,乃曰:‘风驱暑气凋山林,云起龙蛇逐日阴。四坐清谈且极宴,须臾烛尽夜将沉。’桓与坐客莫不歔欷叹异焉。”

9. 刻石燕然

解释:把战功铭刻在石上。比喻将建立功勋的业绩铭刻流传。

出处:《后汉书·窦宪传》:“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10. 刻薄寡思

解释:(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应该用也用不用。形容为人处事冷酷无情,只知道爱惜自己的财物。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11. 刻画入微

解释: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12. 刻不待时

解释:谓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之事,自古以为亡国灭社稷者,无他,皆出入之不谨,禁防之不严故也,此所谓刻不待时也。”

13. 刻章琢句

解释: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文学用语。

14. 刻舟求鱼

解释:同“刻舟求剑”,比喻方法愚昧,不知事物会变化。

出处:无特定出处,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

15. 刻鹄成鹜

解释: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失其原来的本色。鹄,天鹅。鹜,鸭子。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16. 刻翠裁红

解释:形容雕琢辞藻。

出处:唐·韩偓《残春旅舍》:“柳阴翻絮未全飘,旅梦初回带晚娇。几许残红无著处,半随流水半随桥。”

17. 刻骨仇恨

解释:形容仇恨极深,难以忘记。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18. 刻木为鹄

解释:比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鹄,天鹅。

出处:《汉书·王褒传》:“刻木为鹄,鹄成而飞。”

19. 刻雾裁风

解释:比喻擅长吟咏。

出处:唐·李商隐《为崔雍州傺谢上表》:“刻雾裁风,揅文缉藻。”

20. 刻足适履

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21. 刻心镂骨

解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出处:无特定出处,为常用成语。

22. 刻薄寡恩

解释:(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应该用也用也用不。形容冷酷无情,极端吝啬。

出处:《汉书·外戚传下》:“吕太后时,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太后甚爱之,而夫人以善舞得幸,既贵,而吕后嫉妬,乃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其后吕后临朝称制,少帝以兄为人彘,故不复仁,遂以废杀之,更立恒山王义为帝,而太后名谊为少帝,令居长信宫。太后尝言:‘凡为人母,欲知其子心,不爱,将何以调之?是以割爱,适所爱子。’”

这些成语均带有“刻”字,各自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出处,适合在多种语境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