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340安卓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511340安卓网 > 资讯攻略 > 《淮北蜂毒》古文原文与白话译解

《淮北蜂毒》古文原文与白话译解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3

淮北蜂毒

《淮北蜂毒》古文原文与白话译解 1

原文:

《淮北蜂毒》古文原文与白话译解 2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墙曰“蜂窠”,于大木中及屋檐下者为“蜂房”。其房甚大,破其一孔,则有蜂数斤飞鸣而出,人不敢近也。以泥塞其孔,则皆死矣。采蜡者寻之,凿大其孔,以草缒入,卷而舒之,令蜂窠稍垂,下以盘盛之,割取蜂房,不伤蜂儿。积蜜满窠,封以蜡,一房往往有数斤。秋末取蜜,皆良蜜也。其蜂儿不善飞,采花不能高。黄梅时节,诸花皆生,此蜂独采莲花蕊及小豆花,故二花之蜜最佳。

《淮北蜂毒》古文原文与白话译解 3

江南蟹都雄壮,它的螯可以抵挡老虎。但是捉蜜蜂的人不被蜜蜂斗伤,而捕捉螃蟹的人没有不被螃蟹弄伤手指的。蜜蜂的蜂窝造在土墙中,人们称之为“蜂窠”,造在大树上或屋檐下的,人们称之为“蜂房”。蜂房很大,人们挖开一个小洞,便有几斤蜜蜂飞叫着钻出来,人不敢靠近它。用泥把洞口封住,那么里面的蜜蜂就全部闷死了。采蜡的人寻找蜂房,挖开一个大洞,用草绳吊入蜂箱中,把蜂箱卷起来又舒展开,让蜂房稍稍下垂,下面用盘子来接住,割取蜂房里的蜜,但不伤害蜜蜂。蜂房里积满了蜂蜜,用蜡封着,一个蜂房往往有蜜好几斤。秋末取蜜,都是好蜜。这种蜜蜂不善飞翔,采花不能飞到高处。梅雨时节,各种花卉都开放,这种蜜蜂只采莲花蕊和小豆花的花蜜,所以莲花蕊和小豆花的蜜质量最好。

淮州、楚州一带的人们养蜜蜂,五月的时候,在蜂箱中放纸捻,到月底就取它出来。这时,蜜蜂子刚出而未成蜂,取出来用蜂蜜拌,放在蜂箱中,二三天就化成水了。这就是所谓的“蜜浆”,非常甘美。人家有好蜜,都会用它招待客人,只有一两个知心朋友来了,才用它来泡茶,叫做“蜜茶”。

阳城这个地方过去有很多蜜蜂,每年都要割取大量的蜂蜜。当地风俗养女,到了十三四岁,就为她裹头梳髻,插戴首饰,叫做“及笄”。从此以后,让她每天吃几勺蜂蜜,到了二十岁以后,就能吃好几升。这个地方的妇人因为长期吃蜂蜜,容颜都不衰老。但蜜吃多了,大便不通,要长期吃“枇杷叶”才能解。所以当地人家多种枇杷树。风俗又说,女儿在娘家时,不能吃白公鸡,吃了就不能生孩子。所以当地人家养女儿,都不养白公鸡。如果到了必须祭神的日子,就向邻居家借来,祭完神后就还给人家。风俗又说,女儿出嫁后,不能住在娘家过满月,如果住了,娘家就会穷。所以女儿快生孩子时,即使离娘家很近,也要回到夫家去。生孩子后,满月这一天,娘家人就到女儿家去,叫做“送粥米”。女儿的公婆就在这一天办酒席招待客人,报告女儿的喜讯。从女儿出嫁后,娘家的人终年不再登门。偶然有到女婿家去的,女婿就摆酒席招待。因此,阳城的人,即使是至亲骨肉,也很少有经常往来的。女儿女婿家送给娘家的礼物,都是事先商量好了的,没有临时增加的。女儿回娘家,父母给她东西,也要事先商量好,不敢随便多给。阳城的风俗大致如此。

阳城县东七十里,有一座山叫获泽山,当地人称之为“鳌背”。山上有一座庙,不知道叫什么庙。庙前有一座石碑,文字磨灭不清了,只有“贞元十一年”这几个字还能辨认出来。庙后有数十个洞穴,都是蜜蜂筑巢的地方。蜂蜜都渗流到洞外,凝结成像钟乳石一样的蜜块。当地百姓采集它,每年能得到好几百斛蜂蜜。官府也常派人来索取,称之为“野蜜”。我曾听说,蜜蜂中有一种蜂王,它的体积比普通的蜜蜂大三四倍,黑色,经常飞起来侦察。遇到蜜源多的花丛,就钻进里面,众蜜蜂就跟着飞进去。蜂王不出来,众蜜蜂也不敢出来。蜂王身体稍微有损伤,众蜜蜂就会簇拥着它飞回洞穴,把洞口封住,等到蜂王死了才另立新王。所以取蜜的人如果不见蜂王,就不能打开蜂窝。有人说,蜜蜂中还有“工蜂”,每天清理洞穴,给众蜜蜂准备食物,遇到外敌侵犯,就群起奋飞迎敌,把入侵者赶走。蜂王、工蜂,大概是蜜蜂中的贵贱之分吧!

又说,益州有一种黄蜂,身体长一寸多,土黄色,常在人家屋檐的椽子间筑巢,巢像莲蓬,壳很坚固,当地人称之为“葆露蜂”。蜂蛹很大,当地人取来当肉吃。每过一两年,它们就另筑新巢,把旧巢遗弃在屋椽上。当地人破开旧巢,得到完整的蜂蛹,有一两斛之多。把蜂蛹捣烂筛过,和上米粉做成糕饼,叫做“蜂糖糕”。人们说,蜂蛹还没有变成蜂的时候,叫做“蛹”,已经变成蜂而又未长翅膀的,叫做“蜎”。又说,淄川的养蚕人,把蚕茧放在箔上,有一个黄蜂飞到箔上,盘旋不肯离去。养蚕人感到很奇异,就仔细观察它,只见它抱着一个像蚕茧一样大小的东西,一会儿变小,一会儿变大。养蚕人用水把它冲下来,打开一看,原来有三百多个蜂卵。蜜蜂在茧中孵化,出来后就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