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340安卓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511340安卓网 > 资讯攻略 > 翁以煊是谁?

翁以煊是谁?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3

翁以煊,美籍华人,1959年6月15日出生于北京。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华人只身环球航海第一人”。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次挑战大海的壮举,更是对自我极限的探索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翁以煊是谁? 1

翁以煊与大海的结缘始于青年时期。1978年,他考入哈尔滨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三年后,在三伯父的帮助下,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德州图库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并于1985年毕业。在之后的十年里,他分别在波士顿和加利福尼亚州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尽管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稳定的职业,但翁以煊的心却一直被大海所牵引。

1991年,翁以煊移居到美国西海岸的南加州,这里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随处可见的游艇码头。然而,在这个看似天堂的地方,他却逐渐对高度物质化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在一次度假中,他感受到了大海的召唤,渴望有一艘帆船,乘风破浪,回归自然。于是,1992年秋,在历经无数次的试练后,翁以煊买下了自己的第一艘帆船——33英尺长的“诺斯卡”。这艘帆船成为了他扬帆起航的起点,他孤帆漫游海峡群岛,开启了与大海的亲密接触。

翁以煊的环球航海梦想始于1996年底,当他买下了一艘名为“信天翁”的帆船。当时,他已经38岁,正是这个决定,让他走上了前所未有的探险之路。他花了近10万美元对这艘帆船进行改造,为了筹备航海的资金,他甚至不惜举债和大力投资股票。1998年12月14日,翁以煊驾驶着“信天翁”号帆船,从美国加州旧金山出发,开始了历时三年半的环球航海之旅。

在这次环球航海中,翁以煊独自一人驾驶帆船,穿越了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经过了四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非洲,访问了26个国家,行程超过30000海里。他成功穿越了南大洋的“五大角”——智利的合恩角、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澳大利亚的卢因角和塔斯马尼亚西南角以及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岛西南角。这五大角被视为航海家的极限挑战,如同登山家攀登珠峰一般,是能力和勇气的象征。

翁以煊的航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航行中,他多次遭遇危险和挑战。一次,时速每小时90海里的飓风猛烈袭来,雨密集地砸在甲板上,漆黑的海上除了噼啪作响的雨什么都看不见。翁以煊用尽全身力气与狂风搏斗,一个多小时才把船上所有的帆降下来,然后冒着刺骨的寒风和被卷入惊涛骇浪的危险,亲自到舱外掌舵。浪越来越大,他的靴子里灌满了冰凉的海水,但他始终坚持着,直到风渐渐小了,自动驾驶仪可以安全运转后,他才回到舱里昏睡过去。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翁以煊也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希望总在前面。

除了自然灾害,翁以煊还面临着物资短缺和寂寞的挑战。在漫长的航行中,他需要靠米、面、干肉和香肠等食物来维持生计,并且需要储备足够的淡水。然而,有时因为错过了登陆点或淡水储备不足,他不得不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格拉帕加斯,翁以煊错过了登陆点,淡水储备却不够了。他利用帆可以积水的特性,在风雨来临时,冒着生命危险把大桶挂在帆杠下接水。虽然过程艰难,但他最终成功地解决了淡水的问题。

而在饮食上,翁以煊也是精打细算。远航久了,水果不耐久存,蔬菜也很宝贝。几个洋葱头、几个西红柿、小小的菜心和为数不多的葱姜辣椒,都是他的小宝贝。在返程时,他甚至开始用红豆和绿豆来生豆芽,尽管豆芽只能长到十几毫米长,但对他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新鲜菜味了。

孤独是航海中最难排遣的。为了抵御寂寞,翁以煊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在赤道无风带时,为了抵御无风带来的绝望,他开始重读《红楼梦》。在白天,他捧书阅读;在晚上,他合书冥想。通过阅读,他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找到了对抗孤独的方法。

经过三年半的艰苦航行,翁以煊于2002年4月9日再次到达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成功完成了他的环球航海之旅。他的壮举不仅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只身孤帆环球航行的华人,还让他收获了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在之后的岁月里,翁以煊并没有停止他的航海事业。2004年8月8日,他从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出发,驾驶着“凤凰号”帆船,单桅挑战郑和下西洋的航迹。这次航行不仅让他再次体验到了大海的魅力,还让他有机会回顾和传承中国古代航海家的精神。

如今,翁以煊已经回到了北京,在一个四合院里成立了自己的游艇俱乐部。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航海中心,让更多的人喜欢帆船、喜欢航海,亲身感受大海的魅力。尽管已经完成了环球航海的壮举,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他认为,人类许多优质的本能只能在回归自然的原始状态里找回。而他,正是这样做的。

翁以煊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航海的冒险和挑战,更是关于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会继续带着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书写更多关于航海的传奇故事。